C级高性能 生态科技轿车
小米汽车首款作品
Xiaomi SU7
三年打磨,满怀敬畏之心
十倍投入,自研关键技术
融汇极致性能、经典设计与生态科技的
C级高性能 生态科技轿车
科技跨越,人车合一
优雅与速度感并存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
遵循「符合直觉」的美学设计理念,造就 Xiaomi SU7 经典的流畅车身线条。富有力量的车身线条与自然舒展的车身比例,让优雅与速度相得益彰。
*部分配置区分车型版本。
风,就是最好的设计师。经过 1000 次以上仿真实验和超过 300 次油泥模型调整,不断寻找风道、车身曲线的最优解。
最终达成 Cd 0.195 超低风阻系数,带来难以想象的低能耗和出色续航表现。
17风口
8组真风道
28°前风挡
17°大溜背
G4
连续曲率
无边框
水滴后视镜
* 数据来自重庆中国汽研风洞中心,以上结论基于量产车型公开数据统计所得,统计时间截止至2023年12月28日。
源自海平面下60米的纯净海水,在绿色到蓝色的临界点取色。
车漆融入 20nm 色粉颗粒,在不同光照下优雅纯净,又千变万化。
源自雅丹地貌中经数百年风蚀沉淀的灰色岩层。低饱和度灰色,既不过于明亮,
也不过于沉闷。克制的表达宁静而又平衡的美。
源自橄榄色的金属漆,和谐含蓄。在绿中带着一丝金黄,
清新中带着暖意,沉稳中带有张力。
以人为中心的舒适座舱
环绕你的,处处都为你
环绕式舒适座舱,秉持「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打造。无论是材质的选择,还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功能设计,都恰到好处。环绕你的,处处都为你。
*部分配置区分车型版本;生态硬件需单独购买。
前所未有的智能座驾
Xiaomi SU7 生而智能,以「人车家全生态」理念构建的智能座舱,
和小米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为你共筑前所未有的智能座驾。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
现以「完全体」向你呈现
基于 Xiaomi HyperOS,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以强大丰富的移动应用为基础,带来精致、流畅的跨端操作体验。车内预留多处拓展口,搭配庞大的硬件生态,实现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生态共享,让智能座舱拥有无限可能。
* 生态硬件需单独购买。
隆重介绍 Xiaomi Pilot
更聪明、更安全的智能驾驶系统
搭载两颗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综合算力高达 508 TOPS,感知硬件具备罕见的大范围探测能力;在此之上,以领先行业的智能驾驶算法深度赋能小米全栈自研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 数据来自小米汽车实验室。该配置区分车型版本。
速度是一种信仰
Xiaomi SU7 生而速度,坐进「SU7」,就是一触即发的澎湃动力。
在这里,速度不只是一项参数,而是一种信仰。
一触即发的澎湃动力
体验速度与灵魂的共振
极致的加速性能,是我们定义一切的原点。快至 2.78 秒的零百加速,一脚踏入「超跑俱乐部阵营」。配合小米智能底盘出色的底盘控制和制动能力,让你对速度的追求拥有无限信心。
* 数据来自小米汽车实验室。加速成绩均为减去起步响应时间数据。配置区分车型版本。
小米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
双电机车型续航能力新突破
采用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的 800V 高压电池包,体积更小,安全性更高
配合优秀的热管理和电控系统,双电机四驱车型以 101 度电量,达到出色的 800km CLTC 续航
支持 800V 超级快充,15 分钟即可补充 510km 续航,告别里程焦虑
* 数据来自小米汽车实验室。该配置区分车型版本;小米充电数据为常温环境下在小米自营充电桩实测所得CLTC里程,数据可能随测试条件和环境有所差异。
严苛的安全设计标准
四重安全认证,守护驾乘安全
安全,永远高于一切。Xiaomi SU7 配备高强度铠甲笼式车身的被动安全设计 + 16 项主动安全配置,除此之外还有超高的电池安全标准和可靠的隐私安全保障,全力以赴,守护你的驾乘安全。
* 数据来自小米汽车实验室;部分功能需要OTA实现。
·设计目标:中欧双五星 ·设计目标:中保研3G+
·90.1%高强度钢铝占比 ·2000MPa最高强度 ·51000N·m/deg整车扭转刚度
·40+项碰撞测试
·小米自研「4D时空标注」模型 ·中国特色超大规模场景库
·自研全链路无损仿真验证系统 ·前向紧急制动误触发目标≤30万km/次
·16项主动安全配置 ·两轮车专项优化
·55℃高温无热蔓延 ·14层硬核物理防护 ·7.8m²主动冷却面积 165 片气凝胶
·1050+项安全测试验证 ·小米车云协同全天候预警
·TEE OS安全子系统 ·生态安全隐私架构 ·全面便捷的权限管理
·账户隐私隔离 ·「隔离网」安全防火墙 ·「人车家全生态」端到端加密
科技跨越,人车合一
——更多信息,敬请期待——
* 部分配置或功能区分车型版本;
* 全站所有展示结构图片,均为功能示意图;
* 产品图片和显示内容仅供参考,实际产品功能和规格(包括但不限于外观,颜色和尺寸)以及实际显示内容可能有所不同,最终以实物为准;
* 除非经特殊说明,本网站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小米汽车内部测试结果;
* 全站所有数据对比、行业排名、专利申请等统计时间均截止到2023年12月28日。
扫描二维码留下信息
更多关于小米汽车最新资讯请关注
400-182-6888
9:00-18:00 联系我们